第一次当掌记让李钰见识了朝堂上的唇枪舌战。
也意识到了皇帝并不是那么好当的。
管理一个国家,真的不容易。
原本以为军饷的事情就这么过去了,谁知道盐茶税根本收不上来。
全国盐茶税加起来还不到五万两。
朝廷的旨意下去后,那些盐茶商便哭穷。
说买私盐,私茶的太猖獗了。
百姓都去买私盐,私茶,他们这些官盐,官茶根本没有人买啊。
盐和茶都是朝廷的战略管控物资。
税收占朝廷收入的大头,结果现在盐税收不上来,茶税也收不上来。
盐商和茶商纷纷要求严惩私盐和私茶贩子。
没有钱,就没有办法给边疆的将士发军饷,粮草也快没了。
这才是最致命的,军饷还可以拖一拖,但总不能让将士们饿着肚子打仗。
兴平帝没有办法,只能让户部将国库内的银两全都拿出来。
先购买粮草,送去给北方将士应急。
这是头等大事,不能让将士们流了血还吃不饱。
只是如此以来,弹劾户部的折子犹如雪花般飞向兴平帝的案头。
国库没银子,户部就有责任。
官不但弹劾户部,也弹劾顾佐衡。
所有人都知道户部尚书是清流,是顾佐衡的人,那就一起弹劾。
而且购买的粮草只是应急,那后续该怎么办?
兴平帝没有办法,从私库中拿出几十万两当成军饷,将所有弹劾的折子压下。
算是替清流一派挡下了这些官的发难。
李钰在翰林院消息灵通。
得知明年的税收不上来,皇帝自己掏钱时,不由摇头。
这些官一看就是温党指使的。
清流占着户部这个国家财政机构,却又拿不出钱。
别说温党了,就是中立官员都要喷他们。
现在国库的银子都拿去购买粮草支援前线了。
那他们这些官员的俸禄怎么办?
果不其然,这个月的俸禄用丝绸代替。
翰林院的翰林们全都苦着脸,本就日子过得苦,现在还没俸禄了。
虽然丝绸的价格不错,但不能当饭吃啊。
更让这些翰林气愤的是,光禄寺的饭菜量减少了。
之前虽然难吃,但量大管饱,但现在依然难吃,还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