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再看那刺眼的标记,心中便觉得窝火。
温知行是眼瞎了吗?
这么好的文章居然只打了点,就因为和李钰有些私怨,就要埋没此等人才。
打压异己,毫不掩饰,简直是岂有此理。
压下心中的情绪,兴平帝继续看下面的文章。
但脑海中却不断回想着李钰文章中的字句。
后面的文章虽也不乏佳作,但与之相比,都显得黯然失色,味同嚼蜡。
他草草阅毕,将最后一卷放下,抬起头,目光扫过下方垂手侍立的众臣。
“诸卿。”皇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这十一篇文章,朕已览毕。依尔等之见,今科状元,当属何人?”
话音甫落,户部尚书立刻出列,躬身道:
“启奏陛下,臣等公议,皆以为顾辞远文章冠绝全场,十三圈皆为优等,实至名归。
顾辞远已连中五元,若陛下点其为状元,便是史无前例的‘六元及第’。
此乃旷古烁今之盛事,足显我朝文教之隆、陛下求才之诚,必当传为千古佳话!”
这话极具煽动力,将个人名次与王朝脸面捆绑在了一起。
其余几位温党官员及不愿得罪温党的中立官员也纷纷附和:
“臣等附议,六元及第,实乃盛世祥瑞,陛下圣明独断,当成就此佳话。”
顾佐衡等清流官员沉默不语。
他们心中李钰文章更佳,但有‘六元及第’这名头,他们反对的话,容易授人以柄。
而且李钰的卷子原本是不会送来的。
却被皇皇帝钦点,这就算是给了李钰机会。
如果李钰能获得榜眼,他们虽然觉得遗憾,但也能接受。
兴平帝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明了。
他确实有些犹豫,“六元及第”的名头太过诱人,足以在史书上留下光彩的一笔。
但……他再次瞥了一眼李钰那份标记杂乱却内容灼然的试卷。
不由得又想起了李钰当场作文的胆色,以及面对温党刁难的从容辨才。
此子不仅有才,更有胆魄,是一把能刺破暮气、搅动局势的利刃!
而顾辞远,虽才华横溢,但观其文风,更像一个标准的翰林胚子,守成有余,开拓不足。
他看了看下方站立的一众官员。
心中暗道:“朕要的,不是装点门面的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