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景朝也有考核制度,只不过当初大景推翻前朝时,为了迅速接盘。
也是为了施行仁政,因此考核制度并不严格。
这就遗留了很多问题。
李钰将现代的绩效kpi融合到文章中来。
重新制定考核标准,大景朝的考核之法他看过,很多都是模棱两可。
要想真正选拔出有志之士,就需要将这些重新规划。
新科贡士都是有一腔抱负的。
但踏入官场后,现实的落差就会将这抱负打碎。
有些官员做了一辈子实事,但却没有拍马屁的升得快。
还有些官员有政绩,却因没有钱财向上疏通,就只能一辈子在底层打转。
为了上升,不得不站队。
要么加入清流的文官集团,要么加入温党的权贵集团。
但如果有条透明,且切实可行的晋升通道,相信大多数官员还是愿意为民做事,为国分忧的。
此时兴平帝已经走到了奉天殿的门口。
他看了一圈,凡是他走近的考生,原本已经在写文章的,也停笔不动。
等他一走,又能动了。
对于这种情况,兴平帝已经见怪不怪,每次殿试,这些考生都是这个样子。
原本以为这次会有所不同,没想到还是和以前一样。
走了一圈后,兴平帝也没留在殿内,径直离去。
等他一走,大殿内的气氛似乎都要轻松不少。
考生们个个奋笔疾书,不知不觉便到了中午。
光禄寺官员和太监们抬着食盒入殿,菜品丰富,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
只是李钰吃了一口,便差点吐出来。
这菜看着好看,结果味道难以描述。
这怕不是猪食。
甚至柳夫子做的饭菜都比这好吃。
大殿内其他头一次吃到光禄寺饭菜的考生也有点怀疑人生。
原本以为宫中的饭菜很好吃,没有想到竟是如此不堪。
还不如外面的小摊贩。
如此难吃的饭菜,让李钰也没有了胃口,干脆不吃了。
将食盒推到一边,继续写文章。
和其他考试一样,文章先写到草纸上,检查没什么问题了再誊抄到试卷上。
策问和八股文不同。
八股文一般写几百字,但策问最低都是千字起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