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匈奴骑兵”试图凭借速度贴近,但面对四面皆是的铳口和持续不断的轮射,根本无法突破这刺猬般的防御圈,最终只能在丢下大量“伤亡”后悻悻退去。观战的步兵将领看得目眩神迷,以往需要结厚阵、依靠长戟大盾才能抵挡的骑兵冲击,竟被神机营以如此方式轻易化解!
\n
场景二:步、铳、骑协同进攻。
\n
演练进攻一个“匈奴营地”。神机营作为中坚力量,以线性阵列向前稳步推进,提供持续的火力压制。精锐步兵手持大盾和长戟,护卫在铳兵两翼及前方,格挡零星射来的箭矢,清除可能的近战威胁。而骑兵则游弋在外围,负责侦察、驱散小股敌军,并在神机营撕开敌军防线后,发起雷霆万钧的追击和扩大战果。
\n
三者配合起初生疏,时有脱节。但在李默、各部队指挥官以及蒙恬派来的参军们不断调整、磨合下,协同越来越顺畅。神机营的远程火力、步兵的稳固防御、骑兵的机动突击,开始逐渐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展现出强大的攻坚和野战能力。
\n
这些合成演练的成果,被详细记录并呈送北伐大将军幕府。蒙恬与麾下谋士仔细研究后,对李默和神机营的评价再次提升。他们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支装备了新式武器的部队,更是一颗能够改变传统战争模式的种子。
\n
然而,就在北疆积极备战时,来自匈奴内部的详细情报,由深入草原的斥候和投降的胡人陆续传回。一个令人有些意外的名字,开始频繁出现在情报中——冒顿。
\n
此人是头曼单于的长子,原本的太子。但头曼宠爱新阏氏(匈奴王后),欲废长立幼。据传冒顿因此心生怨恨,其人性情坚忍,手段狠辣,且极具野心。他训练了一支完全听命于自己的“鸣镝卫队”,以其鸣镝所指为号,部下必须随之射箭,违令者斩。他甚至曾以鸣镝射向自己的爱妻、父亲的宝马,以测试和锻炼部下的绝对服从。
\n
“头曼老矣,其子冒顿,鹰视狼顾,非池中之物。”蒙恬在军议上,指着情报,对李默等核心将领说道,“此人若得势,恐比其父更难对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