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n
标准化与分工:他进一步细化《工曹府营造管理则例》,将神机铳的制造分解为枪管、枪机、木托、弹药等十几个大项,数十道小工序,实行严格的流水线作业。专门成立了枪管坊、枪机坊、木工坊、火药坊、弹丸坊。
\n
技术扩散与质量控制:他从原有工匠中提拔表现优异者为“匠头”,负责指导和监督各道工序。格物阁的吏员负责每一批原材料和出厂成品的检验,确保质量统一。李默兑换的【简易材料力学测试方法】和【金属表面处理与防腐蚀基础】知识,被严格应用于枪管的质量控制中,炸膛率被控制在了极低的水平。
\n
产能提升:新建了数座高炉和锻炉,水力驱动的水轮数量增加了一倍,日夜不停地为枪管锻焊和钻孔提供动力。工匠们实行三班倒,工坊区灯火彻夜不熄,叮当之声不绝于耳。李默甚至拿出了部分系统积分,兑换了一些高效的工具钢和润滑剂,秘密用于关键刀具的制造和保养,以提升加工效率和精度。
\n
在如此不惜工本、全力投入之下,神机铳的月产量开始稳步提升,从最初的十几杆,逐渐攀升至近百杆,并且还在持续增长。
\n
与此同时,是更加严酷和系统化的训练。
\n
三千人的训练,规模远超以往。李默将原有的训练大纲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
\n
基础训练营:所有新兵入营,先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基础训练,完全使用“训练木铳”,反复练习装填步骤、持枪姿势、队列行进,直至形成牢固的肌肉记忆和条件反射。李默借鉴现代军训,引入了“站军姿”、“走正步”等内容,极力打磨这支新军的纪律性。
\n
分级实弹射击:通过基础考核后,士兵才被允许接触实弹。实弹射击也分阶段进行,从固定靶到移动靶,从无干扰射击到在鼓号、烟幕(模拟战场硝烟)干扰下的射击,逐步提升难度。
\n
战术协同演练:这是训练的核心。三千人被编为三个千人队,每个千人队下辖若干百人队。演练的重点依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