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
皇帝便有了旨意,让顾左衡在家反思,不用去上朝了。
算是给傅劾的死谏一个交代。
皇帝的旨意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瞬间引爆了整个京城。
旨意虽只是让首辅顾佐衡居家反思。
但谁都明白,这等同于是软禁了。
一时间,京城的舆论风向骤变。
那些曾经将顾佐衡奉为道德楷模、清流圭臬的士子们,仿佛一夜之间受到了莫大的欺骗,激愤之情溢于表。
“伪君子!十足的伪君子!”
“什么两袖清风,什么刚正不阿!原来背地里竟纵容亲族行此等龌龊勾当!”
“我辈真是瞎了眼,竟尊崇这等欺世盗名之辈多年!
其行径,比那些明码标价的贪官更令人不齿!”
茶楼酒肆,书院街巷,到处都充斥着对顾佐衡的口诛笔伐。
他过往所有的坚持与操守,在此刻都被解读为伪装。
他所有的政见与举措,都被重新审视,打上结党营私的烙印。
甚至有一群激进的太学生和落第举子,聚集在顺天府衙门外,群情汹涌。
高声呼喊着“要求严惩国贼”,“请斩顾佐衡以谢天下”,“满门抄斩”等极端口号。
这汹涌的民意,成了温党进一步攻击的利器。
御史官们仿佛嗅到了血腥味的鲨鱼。
弹劾的奏疏如同雪片般飞向通政司,飞往皇帝的御案。
除了最初的私茶案,各种或真或假、或捕风捉影的罪名被罗织出来。
侵占民田、收受下属贿赂,在老家修建逾制宅院。
甚至多年前某次科举取士不公的旧账也被翻了出来……
墙倒众人推,鼓破万人捶。
这还不够!
这一日,在顾佐衡府邸不远处的一条繁华街道上。
一名自称家乡田产被顾家侵占的老秀才,当众掏出早已写好的血书。
声嘶力竭地控诉顾家的“恶行”。
称“告官无门,求告无路,唯有以死明志,求陛下和青天老爷们为我等小民主持公道!”
说罢,在无数围观者的惊呼声中,竟一头撞向了街边的石狮,当场气绝身亡!
此事瞬间轰传全城,将反对顾佐衡的浪潮推向了最高峰。
逼死百姓的罪名,比任何弹劾都更具杀伤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