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以来,顾清澜这大儒之名就算是毁了。
甚至更严重点,这些士子还有可能倒向温党一派。
顾佐衡还在头疼该如何保住顾清澜的清誉,就听到李钰要自证清白。
他肯定支持,如果李钰能自证,那么顾清澜也就是清白的。
兴平帝原本就有了兴趣,此刻听到首辅开口,他抬手制止了喧哗。
目光落在李钰身上。
“李钰,你可知金殿作文,非同小可?若文章不佳,便是欺君之罪。”
李钰昂首坦然道:“学生知道,然清白重于性命,才学岂畏人观?请陛下出题!”
“好!”兴平帝眼中闪过一丝欣赏。
“既然你本经为《春秋》,那朕便问你:《春秋》重义,
然则‘义’与‘利’,国之大事,如何权衡?
你便以此为题,作文一篇,限一炷香时间。”
此题看似寻常,实则极其考验功底,涉及儒家核心义利之辩,更关乎现实国策。
内侍立刻抬上桌案,备好纸墨。一炷香被点燃。
清流一派微微变色,一炷香的时间要写出媲美刚才的文章,这可是极难的事。
就连他们这些朝中大员,也不敢说百分百能写出让皇上满意的文章。
顾清澜深吸口气,顾佐衡能想到的事情,他自然也能想到。
今日如果李钰不能自证,那么出了这皇宫。
温党绝对会抹黑他的名誉。
原本是带李钰的来申冤的,现在变成了李钰自证二人的清白。
不由得,顾清澜也有些紧张。
朝堂上众人都看着那少年坐于案桌后面。
有的不屑,有的欣赏,有的讥笑,有的担心。
李钰闭目凝神片刻,仿佛在调取脑中万卷书。
旋即睁眼,提笔蘸墨,落笔如飞!
竟无丝毫停滞,仿佛文章早已成竹在胸!
多年的苦读此刻都化为了笔下文字。
每日写几篇文章,让他的写字速度极快。
殿内鸦雀无声,唯有笔尖划过宣纸的沙沙声。
百官皆屏息凝神,看着那少年奋笔疾书,仿佛看到了当年苦读的自己。
顾清澜紧握双拳,心中既骄傲又紧张。
温知行依旧面无表情,但眼神深处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
赵伯仁则是冷汗淋漓,几乎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