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马就有人拿来笔墨纸砚。
此人笔走龙蛇,在纸上一气呵成,然后大声念了出来。
虽然不怎么样,但也引来一片叫好声。
都是同科进士,抬头不见低头见,这点道理大家还是懂的。
因此都很给面子。
其余进士也都纷纷拿笔写诗,写下他们现在的心情。
每一首诗词写完,都是一阵夸奖。
宴会成了夸夸大会。
等到其余进士的诗做完,便到了探花苏墨白。
众人都知道苏墨白在诗词一道有大才,做的不少诗都被人传诵。
沈知渊也笑呵呵地看着苏墨白。
此人是顾清澜学生,那也就是清流一派。
这次皇上没有点魏济川为探花,而是点的苏墨白,在沈知渊看来就是一个信号。
这是要壮大清流啊。
此刻他很期待苏墨白的诗。
其他人也都兴致勃勃,苏墨白也不墨迹。
拿起笔便写了起来。
玉鞭指点杏花春,十里天街拂路尘。
自是曲江风流客,紫骝嘶过九重宸。
写完后,众人齐声叫好,这写的不就是昨日游街的盛况吗?
不愧是探花啊,风流倜傥。
轮到顾辞远了,众人也十分期待。
虽然顾辞远的本经是《春秋》,但也写过一些名篇。
沈知渊有些可惜,顾辞远和首辅一个姓,居然不是亲戚。
这要是亲戚,这次前三名都是清流,那无疑会让清流更加壮大。
很快顾辞远也写了他的诗。
奎光昨夜耀紫微,惭附青云叩帝闱。
身沐九重恩浩荡,心随北斗望清辉。
众人又是交口称赞,众多官员也连连点头。
顾辞远这诗,用词典雅,格局端正,是标准的谢恩诗。
直接表达对皇恩的感激,对皇上表忠心。
苏墨白见到这诗,瞟了顾辞远一眼,此人倒是会找机会。
如今阁老,大小九卿都在,他写诗表达对皇上的忠心,肯定会传到皇上耳中。
无疑就会留一个好印象。
现在就看李钰的诗了。
苏墨白对李钰的诗可是充满期待。
几年前在画舫做的那首词,苏墨白每每想起来都觉得惊艳。
感觉自己这辈子都无法超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