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融入于“造景”与“写景”的深奥哲理中,依然不通。
若要保证写出的笔画是一致的,一气呵成的情况下可能性更高。要一气呵成,一是必须得将文字烂熟于胸,二是不刻意的去拆分纸张。否则,在这些看似不足道的细枝末节中,总有让人分心的事出现。
悟出第二个要点后,面对的难题便是背诵万卷佛经。虽说名目有万卷,但陈天鸿抄过一遍,有个大概印象。字数最多的有八部,每一部大约是三千字数。数百字数的经卷,大约是三十三卷。其余经卷,字数皆不足百字。甚至,有很大一部分,只有卷名,没有内容。
有了这两个要点做支撑。为了不耽误时间,陈天鸿立即行动起来。接下来的日子,修炼之事只能放在一边。除了给小马驹疗伤、自己的吃喝拉撒外,只是专心背佛经。
***
腊尽春回,春暖花开。
漫山遍野,郁郁葱葱。
春天,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
正午时光,一匹丑陋的小马驹,歪歪斜斜的走在山道上,艰难“狂奔”,发出欢愉的嘶鸣声。山道一侧的一块石头上,半躺着一个披头散发的少年,沐浴艳阳,手不释卷,光脚丫子匀速摆动。看上去,极是惬意。
小马驹艰难的走到少年近前,开始舔'起了光脚丫子。须臾,少年如被催眠了一般,身子完全放松,缓缓躺在了石头上。他的身子极其柔软,更像是一条搭在石头上的蛇。
少年,即是陈天鸿。
“就是这个感觉了!”一个时辰后,陈天鸿坐起身,抚摸着小马驹的额头,轻声道:“我已万事俱备,只欠你这个东风了。”
陈天鸿跳下石头,抱起小马驹,快速返回佛殿。朝金身佛像行了一礼,便坐在自己精心准备的坐椅上,一双脚丫子刚好露出桌子,出现在小马驹面前。
桌子上,笔墨纸张,皆是精心准备。待小马驹开始舔脚丫子时,陈天鸿开始提笔蘸墨,手中的笔在墨汁中缓缓游动,墨汁波纹圈圈散开,十分均匀。呼吸渐处于静止,小马驹火热的舌头,烘烤着全身经脉与筋骨,渐处于一种美妙的恒温状。
手中的笔,笔上的墨,桌上的纸,脑海中的文字,渐渐融为一个整体。
呼~
三刻后,一道书气腾空,萦绕在佛殿。随之,陈天鸿执笔落纸,宛如临摹,书气相随,浑然天成。
常道:气可怡人,气可养人,气可塑人。是故,有“书生气”、“武士气”、“商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