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得好呀,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这就是告诉我们,干任何事,都有一个将相的辩证关系,都要有一个文武之道。
而文永远都摆在武的前面。
只有当‘文’不行之后,才会考虑动‘武’。
对于赵又君的小动作,方有泰清楚,但并不戳破,甚至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今天将赵又君喊来,主要是针对贺时年任职的问题。
“又君同志,你的意思是,你反对贺时年成为常务副县长,是因为他的能力还达不到,是这样吗?”
方有泰知道,仅仅因为这些理由,赵又君没有必要因为一个副处级岗位和自己过不去。
这只能说明,赵又君的背后有人力挺着。
而赵又君在前面冲锋陷阵,和自己作对。
赵又君淡然道:“可以这么说,有泰同志。”
“时年这个同志很优秀,在宁海青林镇的时候我就关注着他的成长。”
“他在青林镇确实做了很多实事,也确实解决了青林镇存在的诸多社会矛盾和发展问题,尤其是双齐磷矿的问题。”
“不过,他还年轻,目前已经解决了副县长,兼任东开区党工委书记。”
“这已经是州委赋予他的重任了。”
“如果紧接着就提拔他为常务副县长,第一对当地的有资格成为常务的同志不公平。”
“第二,一连两步,频繁提拔,这从程序上容易引人诟病,哪怕上了常委会,其他常委可能会有不同意见。”
方有泰自然知道赵又君说的这些既可以是理由,也可以不是理由。
支持只有一个理由,但反对却可以有多条理由。
方有泰看了赵又君一眼,笑道:“又君同志,我听明白了,你说了那么多,还是觉得贺时年资历不够,能力不够。”
赵又君也没有避讳道:“我觉得主要还是能力的问题。”
“常务副县长的位置极为重要,在常委中也位居第四第五的位置。”
“如果贺时年同志成为常务副县长,第一,他能否服众是一个问题。”
“第二、如果其他同志因此有意见,对他后续的工作也不好开展。”
“并且他还兼任东开区党工委书记,一个人的精力有限。”
“我觉得他不一定能够既做好常务的工作,又将东开区建设好。”
“毕竟勒武县的东开区可是省上也挂名的,很多领导都在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