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廖化疑道:“曹仁、徐晃之说为何意?”
\n
裴谦又朝着端坐的关羽一拜道:“君侯,请恕末将僭越。”
\n
关羽心下雪亮,知道裴谦要说什么,颔首道:“但说无妨”
\n
裴谦转向廖化道:“只需君侯手书怀有请和之意,想那曹仁、徐晃亦都通晓君侯与魏王之过往,绝不敢轻举妄动。”
\n
廖化闻言问问颔首,表示认同。
\n
裴谦又等了一会儿,见无人再有疑问便调整了下语气,声音有些低沉道:“下策:断尾求生,轻装疾行!”
\n
“立即传令全军:凡家小居于南郡之士卒,若心念亲人,自愿解甲离去者,君侯恩准,绝不追究!所有重伤难行之弟兄,亦统一安置。可尝试与吴军交涉,将这些士卒与伤兵,全部移交于吕蒙!”
\n
裴谦语气沉重,却无比坚定:“此策看似残忍,实为无奈之下的慈不掌兵!带走他们,我军行动迟缓,目标巨大,粮草消耗更速,且极易成为军心涣散的根源。留下他们,交由吴军,吕蒙为收揽荆州人心,反而能给他们一线生机!而我军甩此重负,方可轻装简从,集中有限粮秣,提升行军速度!唯有如此,方有可能在吕蒙反应过来、魏吴猜忌未消之前,迅速西趋,跳出这死地!”
\n
“上、下二策,并行不悖。目的皆在于:疑敌、减负、争时!”裴谦最终总结道,目光灼灼,“强攻樊城,必死之局。行此二策,或能于死中求活!望君侯决断!”
\n
言毕,他深深躬身。帐内死寂无声,落针可闻。诸将皆被这大胆至极、甚至有些惊世骇俗的策略所震撼,一时无人言语,目光全部聚焦于关羽那波澜不惊的脸上。
\n
关羽听罢,双目微阖,良久不语。帐中只闻火盆噼啪之声。
\n
忽见他眼帘抬起,目光如实质般落在裴谦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