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n
几乎是同时,另一股庞大、杂乱的记忆洪流——属于这具名为“关翊”的肉身的记忆——如同地下奔涌的岩浆,轰然冲破了某种界限,与他来自现代的灵魂疯狂对撞、融合!
\n
家乡冬日的黄土坡,北风卷着干冷的沙粒抽打在脸上…毅然背起行囊,告别亲人,顺着汾河南下,心中燃烧着投奔皇叔的憧憬…荆州军营盛夏的操练场上,汗水浸透号衣,环首刀劈入木桩的沉闷手感…还有,每一次校场操演,每一次大军开拔,那道骑在赤红骏马上、绿袍金甲的伟岸身影,烙印在每个荆州士卒的心头,那是源自同乡的骄傲,是誓死追随的信仰——汉寿亭侯,关羽!
\n
无数的画面、声音、气味、情感碎片…如同被炸碎的玻璃,每一片都锋利无比,疯狂地切割、搅动着张锐的意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两段泾渭分明的记忆,正被强行熔铸于一炉,带来灵魂层面几乎要崩解的巨大痛楚。
\n
但比这融合痛楚更尖锐、更灼热的,是这具身体残存记忆所携带的,眼前正在发生的,凭借最后的本能也要阻止的危机!保护那面荆州战旗!他猛地睁开双眼!
\n
--------------------
\n
建安二十四年秋,荆州,樊城。
\n
关羽趁汉水暴涨之际,挥师北伐,围困曹仁于樊城。水淹七军,降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
\n
此时的樊城,已被洪水部分淹没,城墙崩坏,岌岌可危。守将曹仁身陷绝境,外无援兵,内俱水患,但他凭借坚韧的意志,集结城中仅存的数千将士与百姓,誓死固守待援。
\n
城外围困的关羽军士气如虹,营寨连绵,旌旗蔽日。关羽意图一鼓作气拿下樊城,作为北伐中原、直捣许都的桥头堡。然而,他也面临着巨大的隐患:兵力被牵制于坚城之下,后勤线漫长而脆弱。
\n
与此同时,徐晃所部援军正星夜兼程赶来,而更致命的威胁则来自东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