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他的目的是联合周围的一些传统婆罗门祭祀,一起去巴塞尔镇谴责拉维,以此来阻止夏尔马家亵渎神圣种姓的行为。
\n
但是这些顽固守旧的婆罗门祭司们,现在却一个个滑头的很,根本不愿意出面。
\n
克里希纳明白,这些婆罗门祭司们是觉得出面谴责拉维没有实质性的好处,反而会承担不必要的“恶果”。毕竟现在拉贾斯坦时报随时在关注着这件事,要是真的被宣扬成了“反面教材”,那可就沾了一屁股屎了。
\n
见父亲发完火,似乎冷静了一下,阿伦这才小心翼翼道:
\n
“父亲,刚才莫塔德来电话了。”
\n
“怎么说?”
\n
克里希纳抬头问道。
\n
“他说在县政府找了上司施压,甚至暗示《拉贾斯坦时报》的报道“可能引发种姓冲突”,可报社主编普拉卡什直接搬出“媒体自由”,根本不买账。”
\n
“报社那边还说……他们明天还要加印一万份,送到拉贾斯坦邦的各个县城去……”阿伦叹了口气,表情无奈。
\n
“混蛋!”克里希纳气不打一处来。
\n
这时小儿子维克拉姆也垂头丧气道:“父亲,我去神庙召集信徒的时候,一提‘去巴塞尔镇抗议拉维’,他们就跟我急。有个老信徒说‘拉维少爷为了救我们都肯牺牲婚姻,我们怎么能去骂他’,还有人说要去巴塞尔镇给拉维磕头……根本没人愿意跟着我去。”
\n
克里希纳一把抓过桌上的《拉贾斯坦时报》,头版上拉维的照片格外刺眼——青年站在粥棚前,背对着镜头,面向拥挤的难民,侧脸线条坚定,阳光洒在他的白色托蒂上,竟真有几分“神圣”的意味。标题《神圣的牺牲?巴塞尔镇祭司为救千名难民,甘愿打破种姓传统!》下方,还配了难民跪地感恩的照片。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