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民!这是他说话时的表情!还有,这是他为了赊粮,甚至要抵押祖传铜镯的画面!我们都拍下来了!还有无数难民可以作证!”
\n
普拉卡什一张张仔细地看着照片,手指因为兴奋而微微颤抖。作为一名老报人,他太清楚这个故事的爆炸性了。
\n
它几乎集齐了所有能引爆热议的元素:种姓冲突、宗教神圣性与世俗苦难的碰撞、青年祭司的个人牺牲、巨大的贫富差距、甚至还有那么一点浪漫主义的色彩。
\n
他猛地一拍桌子,吓了两个姑娘一跳:“妙!太妙了!这是神赐给我们的头条!能在死水一潭的拉贾斯坦邦掀起巨浪的头条!”
\n
他在办公室里快速地踱步,脑子飞速运转:“头版!必须头版!标题……标题要足够震撼,但要把握好分寸……嗯……《神圣的牺牲?巴塞尔镇祭司为救千名难民,甘愿打破种姓传统!》对!就这样!副标题要点出‘婆罗门与吠舍’、‘生存与传统’的巨大矛盾!”
\n
他转向排版员,语速极快地下达指令:“立刻行动!把原来头版的关于邦政府会议的无聊新闻撤下来!照片选这张——难民渴望的眼神和拉维坚定侧脸的对比图!评论员呢?立刻让萨蒂什来见我,我们要配发一篇重磅评论,探讨在极端情境下,宗教教义与人道主义精神孰轻孰重?不要简单定论,要引发争论,争论越大,报纸卖得越好!”
\n
“主编,”阿肖克妮补充道,“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呼吁社会援助?这毕竟是实实在在的苦难。”
\n
“当然!”普拉卡什大手一挥,“在报道末尾加上:本报将持续关注巴塞尔难民危机,并开通捐助热线。既是善举,也能提升我们报纸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快去办!我要明天一早,整个阿杰梅尔,不,整个拉贾斯坦邦都能看到这份报纸!”
\n
报社瞬间像一部被点燃的机器,高速运转起来。印刷机的轰鸣声仿佛预示着,一场风暴即将被这份小小的报纸推向更广阔的天地。
\n
……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