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记得一个名字了,就算是全部记得又能咋滴,上学的时候老师又没有教他们推理整个过程。
搞出一个公式,要补全一大堆的理论,这活他可做不来。
还不得都是这些研究人才从最基础的做起来?
弄死一个人就会引发连锁的反应,让整个世界的科学进展都会延迟。
“等一下!”
崇祯叫住了正准备离去的李若涟,眉头紧皱了起来。
他隐约记得欧洲在这个时期有几个很重要的科学家出现了,例如科学革命的集大成者的牛顿、发明机械计算器的布莱兹·帕斯卡和后世千禧难题提出者的费马。
他很想将这些人给弄回来,哪怕是绑也要绑回来,但这些他只是隐约记得,具体什么时间出生、在哪个国家他都不清楚。
这完全就是明知道前面有一座巨大的宝藏,却是找不到入口,心里那种滋味别提多难受了。
“你们的对象中以数学家为优先级,其次则是机械方面的,不管是物理还是化学,亦或是冶金、工程、机械、水利等等都是建立在数学的基础,
数学有了突破,朕说的这些不一定会有大突破,但肯定比现在更加的方便。
机械的发展,是对现实生活最为直接的改变。”
“臣明白!”
待李若涟回应后,崇祯摆了摆手,示意他先离去。
崇祯静静的坐着,思索着自已这份提前数百年的科技兴国道路的漏洞,毕竟他这只是依葫芦画瓢,可不可行还不清楚,只能尽力完善吧。
“只要我们有先进的成果,就会吸引更多的海外研究者加入我们,然后慢慢的壮大。
当大明成为世界的科技中心的时候,海外诸国的学者只要想进步、想提升自已那就只能加入大明国籍,否则只能蹉跎一辈子。
只有有天赋极强者加入,那就能推动大明科技的发展,然后再次吸引强者加入,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强者恒强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前十年打基础的时间以及欧洲彻底的乱起来,否则效果就会弱太多。
唉……基础是打下来了,后继之君能不能守的住,那就看他们自已的造化了。”
崇祯喃喃自语了几声,眼中也有一丝丝的无奈。
他规划的挺好,担心后继之君瞎搞,但也是没办法,反正到时候他都死了,也管不了那么多,只能说在生前将基础打的无比牢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