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一共九年的时间,我们耗费了大量的心血、精力,最后被商人挖走了,我们损失就大了!”
“是呀,他们会开出远超朝廷给出的待遇,估计没有几个人能坚守的住。”
……
等到毕懋康说反驳后,大殿内群臣也都纷纷的开口表达了自已的担忧,垄断、逐利、资敌等等。
崇祯轻轻咳嗽了一声,争论的众人慢慢的停了下来。
“诸位的担心朕是知道的,但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
崇祯缓缓道:“咱们先说说商人搞研究的好处,第一,可以环境朝廷的财政,
你们要知道需要研究的地方太多了,朝廷不可能每个项目都投入,即便是都投入了又需要多少人盯着?
商人有多少?数百上千,一个商人搞两三个就是几千个,人多力量大!
其次,缓解我们的人才投入以及帮我们培养人才,我们没有那么多人,但商号自已搞研究就会传帮带,最终会出现一大批人才。
第三,研究灵活和敏感,商号决策层少,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调整研究方向;
第四,成果转化效能突出,以商业回报为导向推动研究成果的快速产业化。
你们要知道全世界不止大明一个国家,海外还有几十数百的国家,他们也会搞研究,谁搞出的速度快,谁就能占据市场,财富就会流入研发出来的国家。
第五,商号之间搞研究最后会形成良性的竞争,为了保持市场份额和领先的技术优势,就会不断的研究进行迭代升级,形成一道技术护城河,让海外势力无法打入。
且在升级的过程中,生产工艺的改进、管理人员水平的提升、供应体系的流转等等都能成体系的用到其他行业。
第六,成果在市场上推广后就会产生极大的税收,为国科院提供资金。
最后,商人不商人的无所谓,反正都是大明的百姓,无论是研究成果还是研究过程中培养的人才,那都是在大明境内,壮大的是大明的国力。”
“至于说垄断市场、百姓买单,这也不用担心,物价是由市场决定的,定价太高没人买价格自然就降下来了,而且又不止一个商号在研究。
最不济不是还有朝廷兜底嘛,我们尊重他们的研究成果,但他们也得遵守大明的律法,你可以赚银子,但不能吃相太难看。”
“资敌的事儿更不可能发生,因为他们只能研究民用的东西,且卖给海外诸国的时候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