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密。
望远镜缓缓移动,以军的边境岗哨和营地分布清晰可见。
这些岗哨密度惊人,小的哨所相隔不过五百米到一公里,最大的间隔也不超过两公里,后方的大型营地距离边境线也多在十公里之内。
哨所的装备配置更是堪称豪华。
几乎每个小型边境岗哨都标配一挺固定式mg338中型机枪和两辆悍马装甲车以及一辆主战坦克,驻军规模约一个班,十二三人。
每隔四个小型岗哨,便设有一个大型岗哨,兵力增强至一个排,装备八辆悍马装甲车、两辆梅卡瓦或m1a2主战坦克,以及三挺固定重机枪。
军事设施方面,沙袋掩体是标配,小型哨所配有一座十米高的永久性哨楼,大型哨所则拥有两个坚固的机枪地堡和两座哨楼。
再看后方的营地,平均每十公里边境线后方5-7公里处便设有一处。营区由十几栋楼房构成,视野内可见停放着十余辆主战坦克,以及至少一架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两架uh-60黑鹰通用直升机,甚至隐约能看到防空导弹发射架的轮廓。
兵力规模虽不明确,但估计至少驻扎着一两个连甚至一个营的兵力。
“真打算对边境动手吗?”细致观察后,林锐放下望远镜,眉头微蹙,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在前来此地的途中,靳南已向队员们透露了下一个目标——在以色列边境线实施一次破坏行动。
靳南没有立刻回答,依旧举着望远镜,神情专注,但仔细观察便能发现他眉宇间凝聚着一丝凝重。
以色列边境的防御严密程度,比他预想的还要夸张,几乎到了变态的地步。
然而,转念一想,这也情有可原,以色列身处中东漩涡中心,周边敌意环绕,若不建立起铜墙铁壁般的防线,根本防不住一大堆圣战分子。
“他们的边境防线太密集了,”林锐见靳南不语,继续分析道,“我们如果攻击其中一个点,两侧的哨所最快两三分钟就能赶到支援。更别提他们后方不远处的营地了,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一起飞,我们在开阔地带根本就是活靶子。而且我们现在缺乏有效的防空手段,只有对付坦克的长钉-sr反坦克导弹。”
他的意思很明确,认为直接攻击边境目标风险极高。
靳南终于放下望远镜,沉吟片刻,目光锐利地看向远方:“一个营地十几辆坦克加上数架直升机,按十辆坦克算,就是五百万美元。我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