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山东西狭窄陡峭,南北绵长平缓。
库尔特大军欲要穿行羊角河谷,就先要打通南北向的山路。
格特旧堡便卡在这条山路的咽喉上。
而千夫长答里孛所率领的攻城工兵,此刻便在山南麓的坡道上艰难爬升。
当年河谷镇一战,库尔特方面也是底牌尽出。
各式射程与威力远超同时代的配重投石机与复合材料弩炮,直接轰垮了维基亚南北统一的愿景,也粉碎了游牧民族不擅营建和攻城的刻板印象。
事实上,只要给足自然资源,库尔特的匠师与数学家们亦能在工程领域大展身手。
就比如眼下,根据当地软木多硬木少的植被分布,库尔特的大匠作便制作了一种外号“野驴”的牵引式投石机。
维尔茨认得这种投石机——它是当时库尔特人攻打格兰杰领要塞的主力投石机。
在河谷镇大战后,彼时还是个孩童的维尔茨亲眼见过荆棘领的民夫们拖着这样的战利品回城。
这种人力牵引和配重混合动力模式的小型投石机,因其发射时抛竿向后踢动的动作形似驴子而得名。
它拥有可拆卸的模块设计,以及可以填充碎石甚至是泥土的粗犷配重箱。
最极端的情况下,四个熟手便可操作一台“野驴”。
这样的攻城利器被缴获后,也是狠狠推动了整个维基亚的攻城技艺发展。
战争,素来是科技发展与交流的熔炉。
也正因为如此,时至今日、如何制作和破坏“野驴”,仍是山地骑士们的必修课目。
放下望远镜,维尔茨快速移动到下一个观察哨点,与藏身在此的伊萨克核对起了侦察情报:
“二十台‘野驴’,两台‘殉道者’,以及四百民夫,前后护卫两百仆从军……”
“千夫长的中军在后路两公里处,大约有三个库尔特百人队护卫……”
“再后面是仆从军五百人左右,一旦开打,基本会被截断在这里……”
维尔茨摆弄着手里的临时地图,指着某处关隘说道:
“左右两边各有三队库尔特斥候探路,我们得先闷死他们……”
伊萨克静静地听着——他与维尔茨的结论基本一致——只是在最后谈及探路的斥候时微微蹙眉,提醒道:
“一般来说,库尔特人不会在五公里范围内派出六队探路斥候——这太多了。”
“而仆从军的数量、从比例上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