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接受”的歧义。
在权力上,李维这样的独裁者绝对敏感,也从不屈服。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李维轻笑一声,随手指了一套绸袍,一语双关:
“就这样吧。”
-----------------
几十辆马车先后驰骋在原野上的壮观景象,登时引得田里劳作的新羊角村村民纷纷直起了腰杆子。
“艾拉在上!不会是又要逃难了吧?”
“格林大叔,你怕不是被日头晒傻了吧,牧师们都说了是来参加庆功宴的维基亚老爷们了。”
“呸!老子逃荒前、那群驴草的村长和治安官也说斯瓦迪亚的老爷们只是外出春游而已,要我们安心种地,结果呢?”
这话说得堪称是有理有据、无懈可击,顿时唤醒了村民们并不久远的战争记忆,并将李维先期做的舆论铺垫撕得粉碎。
任何年代,这些以土地为生的老农们总是战争最惨烈的固定缓冲带。
“安土重迁”是对他们最恶毒的诅咒。
越来越多的老农们放下了手中的农活,试图从车队随行人员的行举止中分析出任何有用的讯息。
而他们的一举一动,恰恰也成了车窗内的风景。
车队中,某辆悬挂着“天秤图案”小旗的马车上,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打量着远处的农田,口中赞叹:
“烽烟不过就在前线二十公里,却敢大肆开垦复耕,单是这份气魄……但凡换一家坐镇此处,我都要骂一句装模作样、不分轻重了。”
老者的身边,坐着的却是一位与李维有过几面之缘的熟人——丹尼尔·波特闻一脸笑意,附和地补充道:
“萝卜、菠菜、荆芥和夏枯草……不是储冬的蔬菜就是应季的药草,我倒是觉得李维子爵坚守的信心比外界传闻的要强得多。”
群山防线的整体颓势自然瞒不过在参谋部任职的丹尼尔·波特。
对下,第四军团和群山防线守军屡战屡败的消息还在封锁;但在上层贵族圈,有关“布雷诺撤退/失守”及后续连锁反应的讨论已经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参谋部的推演中了。
特别是在正面战场上、斯瓦迪亚、维基亚与库尔特三方混战、局势短时间内难以明朗的前提下。
因此,当格列佛男爵关于“羊角山大捷”的公文送达时,参谋部上下的一致反应是、要派人追索验证这条消息的真实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