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自己心里也清楚,真正的战场,还得靠这些硬家伙!他们搞的这个报告,完全是脱离实际,异想天开!”
\n
另一位戴着深度眼镜、主管装备规划多年的老参谋李参谋,语气相对缓和,但同样是质疑的态度:
\n
“王部长,这份报告的观点,说实话,太过超前,也太过理想化了。信息技术固然重要,但把它拔高到决定战争胜负的核心地位,我认为是危险的。”
\n
“战场环境复杂多变,恶劣气候,都可能让你那些精密的‘信息系统’瞬间瘫痪。”
\n
“到时候,难道我们的战士就不打仗了吗?归根结底,最后解决战斗的,还是要靠可靠的,皮实耐用的常规装备,靠战士过硬的军事素质。”
\n
他拿起内参,指着关于无人机侦察的部分:
\n
“还有这个无人机,听起来像科幻小说,让一个小飞机在天上飞,就能把敌人看得一清二楚?我们现在不是没有无人机,但是在座的都知道无人机其实作用并不大。”
\n
“且不说这东西容不容易被打下来,它的可靠性,续航能力,采集画面的清晰度,都是大问题。”
\n
“投入大量资源去搞这种不确定的东西,不如多造几门炮,多生产几辆坦克,更实在!”
\n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响起了阵阵附和之声。
\n
大多数老同志都倾向于雷参谋和李参谋的观点。
\n
他们丰富的实战和建军经验,让他们对传统的大炮兵主义,装甲突击力量有着根深蒂固的信仰。
\n
对于报告中描绘的那个依靠信息流动,远程精确打击、无人平台侦察的“未来战场”,他们感到陌生,怀疑,甚至有些本能的排斥。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