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研究所研发出了新的电子产品,比如录音机,甚至是更复杂的仪器仪表,这些配套厂就能迅速提供支持。这是为未来的产业升级,埋下的种子。”
\n
王为民听得连连点头,拿出笔记本飞快地记录着,嘴里喃喃道:“电子类核心配套…显像管、电路板…产业升级的种子…说得太好了!”
\n
林默继续道:“第二部分,是材料与结构件配套,这部分相对传统,但同样至关重要,而且更容易在短期内见到成效。”
\n
“电视机的外壳、底座、内部的各种支架,旋钮,包装箱……这些涉及到金属加工、塑料成型、木材加工、纸品制作等等。”
\n
“这些产业技术门槛相对较低,我们宁市本身就有一定的基础。比如市五金厂、钣金社、塑料制品厂、纸箱厂等等。”
\n
“对于这部分企业,我们的策略是整合与提升。可以将它们集中到产业园的特定区域,形成‘材料加工区’。”
\n
“红星厂派出技术人员,对它们进行质量标准和工艺规范的统一培训,确保他们生产出来的外壳没有毛刺,尺寸精准;钣金件强度足够;包装箱结实耐用。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的采购,带动这些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
\n
林默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同时,这部分配套体系建立起来后,其价值并不仅限于电视机。它同样可以为我们军工产品的非核心结构件、包装运输提供支持,甚至可以为宁市其他行业,比如家具、日用五金等提供服务,形成一个区域性的基础工业加工中心。”
\n
“这套标准普及后,甚至也可以用在其他地区。”
\n
王为民忍不住拍了一下大腿,激动道:
\n
“妙啊!林默同志,你这思路太清晰了!电子类打基础,材料类抓现成,这不仅仅是解决电视机配套的问题,这是要给我们宁市工业动一个大手术啊!”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