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机,双手微微颤抖,他立刻拿起旁边那份厚厚的测试报告,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其他专家也纷纷围拢过来。
\n
报告上,一行行精确的数据和专业的术语,如同最有力的证据,冲击着他们的认知:
\n
“光电阴极灵敏度:≥650μa/lm”
\n
单单这一数据已经远超一代管水平,无限接近接近早期二代管标准!
\n
可谓是全球领先。
\n
比目前的m国都要快出半步。
\n
“三级联像增强器理论增益:>5x10^4,实测稳定在52000倍!”
\n
“信噪比(snr):15:1@10^-4!”
\n
“分辨力:中心视场28lp/mm,边缘视场>22lp/mm!”
\n
“等效背景照度(ebi):<2x10^-10lm/cm2!”
\n
“强光保护功能:具备自动门控电源,可耐受短暂强光照射而不损坏(报告附有实验记录)!”
\n
每一项参数,都经过反复测试,记录详实。
\n
尤其是信噪比和分辨力这两个关键指标,直接决定了观测图像的清晰度和有效距离,这台样机的表现堪称惊艳!
\n
“老天……他们是怎么解决微通道板(mcp)的电子倍增均匀性和噪声问题的?”
\n
“还有这多碱光电阴极的制备工艺……这效率太高了!”一位专门研究像增强管的专家喃喃自语,看着眼前的工程样机,仿佛在审视一件艺术品。
\n
“看这里,他们采用了浸没式透镜设计和自动亮度控制(a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