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八月末的宁北,暑气依旧高涨。
\n
林默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窗外是忙碌的厂区,而他面前的办公桌上,摊开的却是关于电视机厂——暂定名为“红星电子设备厂”——的管理架构草案和生产计划表。
\n
经过一个多月与市里的紧密合作,以及赵建国、王为民的全力协调,对原市无线电三厂的整合工作进展神速,设备检修、车间改造、人员培训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n
第一条半自动化的电视机装配线已经基本搭建完毕,即将开始上线试生产。
\n
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是电视机厂临时负责生产调度的车间主任老杨打来的。
\n
“林所长,生产线最后一道检测工序调试完了!所有工位都准备好了,就等您下命令,随时可以上线试产第一批样机!”老杨的声音透过电话线传来,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和一丝紧张。
\n
他从一个濒临倒闭的收音机厂车间主任,突然要负责生产在他看来高大上的电视机,压力可想而知。
\n
必须得打一个开门红才行。
\n
“好,老杨,辛苦了!”林默语气沉稳,带着鼓励:
\n
“严格按照我们制定的工艺规范和质检标准来,不追求速度,首先要保证每一台下线的电视机质量过硬。样机生产出来后,先进行至少200小时的无故障老化测试。”
\n
“要严格管控。”
\n
在新的电视厂里,林默带去了一个后世的新概念。
\n
即流水线生产,换句话说就是将一个产品的所有的生产步骤仔细划分开,具体到每个人只负责一块工作,时间一长,随着熟练起来,生产效率会越来越高。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