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工艺,我们直接整体加热到ac3线以上(约850c),保温后油淬,再回火。追求高硬度,但脆,内应力大,寿命短。”
\n
他画了一条陡升的线,然后一个断崖式下降(淬火),再一条平缓上升的回火线。
\n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分级淬火+精准回火。”林默的声音沉稳而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性,“首先,盐浴炉预热到600c。枪管整体均匀加热后,先进入盐浴炉,预热15分钟。目的是让内外温度均匀,减少热应力。”
\n
粉笔画出了第一条缓慢上升的预热曲线。
\n
“然后,迅速转移到高温盐浴炉,炉温精确控制在880c±5c。保温8分钟。不能长,长了晶粒粗大;不能短,短了奥氏体化不完全。”
\n
第二条线陡升至一个平台。
\n
“关键来了,淬火介质不是油,而是180c的硝酸盐溶液,这叫做等温淬火,在这个温度下保持5分钟,完成贝氏体转变。这能得到hrc55以上的高硬度,但同时韧性远比直接油淬好,内应力也小得多。”
\n
第三条线是一个阶梯式的下降和平台。
\n
“最后,进入回火炉,380c回火120分钟。进一步消除应力,稳定组织,将最终硬度调整到hrc48-50的最佳区间,确保足够的强度和抗磨损能力,同时保有抵御冲击的韧性。”
\n
最后一条是缓慢下降的回火曲线。
\n
林默说完,现场一片寂静。只有盐浴炉偶尔发出的“噼啪”轻响。王铁柱死死盯着那几条粉笔线,仿佛要看穿其中蕴含的奥秘。他懂热处理,但从未见过如此精细、步骤如此繁复的工艺要求。
\n
“这…这盐浴炉的温度,咋能看得那么准?那老式光学高温计,偏差都不止10度!”一个老师傅提出了质疑。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