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对方担当独女的启蒙亲师。
没错,宜山夫人原本只是阮问颖一人的文师,并且这份师徒关系持续了很久,早从阮问颖六岁那年开始就拜其为师,练字、对词、作文,讲解经义、听答策论,都一一得授,许多有关于朝堂、民生之事的思考,也是从对方那里得到启发,算得上是关门弟子。
当然,安平长公主在当年请师的时候没有想那么多,只觉得对方才情高,又品行皆备,希望女儿长大后也能像她一样,不仅精通诗书、明晓理义,而且端庄贞淑,成为贵女之首。
或许还有一点别的心思在里面,毕竟本朝惯例,帝后共治两殿,只有贤良淑德是当不好皇后的,性通敏达、心有丘壑是最基础的要求。
在这样的前提下,选文师就不仅仅要看才学了,官身、前途、派别,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当时的宜山夫人虽然只是翰林院里的一名小小编修,但在综合考量中是最适合的,所以安平长公主才会请了她。
一晃八年过去,在宜山夫人的教导下,当初的愿景仿佛都成了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