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捐银三千两以济陕西灾情。”
\n
“周会长高义,本官代三秦父老再次谢过周会长了。”杜延霖闻言连忙举杯敬酒,“这扬州城内大小盐商数百,若皆如会长这般深明大义,何愁灾民无粮?”
\n
周广麟连忙回酒:“杜秉宪有所不知,扬州盐商这些年屡遭倭寇劫掠,各商号库房十室九空。今年八月咱们二十艘盐船才在江阴遭了劫......”
\n
语至此处忽作长叹:
\n
“然国难当前、匹夫有责,再加上受灾的又是杜秉宪桑梓,周某回去这就号召两淮盐商各尽绵薄之力。”
\n
言罢,周广麟补充道:“只是盐商富庶各不相同,有守着祖业苦撑的,也有典当祖宅周转的,这聚沙成塔的事.....”
\n
说着他忽然长揖及地:“还望秉宪体谅商贾之苦,容我等各尽所能。”
\n
杜延霖连忙伸手扶住周广麟的臂弯:
\n
“周会长快请起。圣人有云‘周急不救富’,捐钱之事本就各凭自愿、量力而行,本官又怎会强人所难?”
\n
说到这,杜延霖朝北京城方向拱了拱手:
\n
“此次捐钱的商贾们无论捐多捐少,本官自当如实上报朝廷,奏请朝廷在运河畔功德亭上立碑以彰诸位义商们的功德。”
\n
好个狡猾的小子!这番话却听得周广麟眼皮直跳。
\n
这番话明面上是为捐银的盐商们考虑,又是表奏朝廷又是立碑的,但这样一来,大家还意思少捐吗?
\n
毕竟,若朝廷真要立碑,他周广麟捐个三千两确实风光,但对其他盐商而言,若是捐个几两几十两却被一起刻在碑上,那就说不清是褒扬还是羞辱了。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