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待僧人离去,李大牛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光头:“不是已经剃度了吗?为什么还要剃度?”
\n
宋涛闻言翻了个白眼:“以前虽然剃去了头发,但一没戒点香疤,二没法号度牒,算哪门子剃度?”
\n
“既入青山寺,自然要依规矩来。”
\n
姜明倒是看得很开,他拿起僧衣比了比:“这料子比我们原先穿的粗布衣裳好多了。”
\n
简单交谈了几句,姜明等人就回到了各自的房间。
\n
剃度仪式在傍晚举行,姜明跪在蒲团上,感受着香烛在头顶烙印的痕迹,不知怎么,他心中竟生出几分释然。
\n
“这是你们的度牒。”剃度的师兄将度牒交到姜明手上:“上面记载了你们的身份信息,务必妥善保管,还有,以后在寺内要互称法号,俗家姓名不可再用。”
\n
“多谢师兄。”姜明接过度牒,一打开便看到度牒内用朱砂写就的法号、籍贯等信息,末尾盖着青山寺的印章。
\n
“了因?按理来说,这个名字应该很能打……”
\n
晚饭时间,几人随着人流来到香积厨,只见宽敞的斋堂内整齐摆放着数十张长桌,已有数百名剃度弟子在此用斋。
\n
几人坐下后,周兴志压低声音道:“我刚才听执事僧说,这样的香积厨在寺里还有两个,看来这次入寺的弟子少说也有上千人。”
\n
宋涛环顾四周,点头道:“那是自然。单是涟水洲治下就有二十余座大城,小城更是数不胜数。咱们那三个县城就来了我们四个,其他地方的弟子肯定更多。”
\n
他说着指了指远处几个人道:“你看那几个,想必都是来自大城的世家子弟。”
\n
姜明闻言望去,但见那几个少年气度不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