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越脸色铁青,胸口起伏,他感觉自己的论点被对方巧妙地瓦解了,想反驳,却又被对方占住了“大利于国”的道德制高点,只能硬邦邦地重复:“巧言令色!纵然有些许便利,然鼓励机巧之风一开,人心思变,重利轻义,长此以往,礼崩乐坏不远矣!”
\n
这话就显得有些强词夺理和空洞了。
\n
赢昊闻言,不再与他纠缠细节,而是转向始皇,躬身道:“父皇,儿臣以为,利器无罪,罪在用之者心术。若以此术利国利民,便是正道;若以此术谋私害人,方为邪途。儿臣设立天工苑,所求不过是为我大秦增添几分便利,使政令更通,使民力更省,使学问更广。此心此志,天地可鉴!至于是否会引致人心不古,儿臣以为,严刑峻法,导之以德,示之以利,百姓自然知所趋避。岂能因噎废食?”
\n
他这番话,既表明了自己的初衷,又暗合了法家“法治”的理念,最后再次点出“因噎废食”的荒谬,与始皇之前的反问遥相呼应。
\n
殿内一片寂静。赢昊的论证或许不算完美,但足够有力,尤其是牢牢抓住了“利国利民”这个最大的政治正确。
\n
高踞丹陛之上的始皇,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看到了淳于越的固执与苍白,也看到了赢昊的机辩与务实。更重要的是,赢昊所说的每一个好处,都切实地关乎他的统治效率和帝国长远发展。
\n
他需要的,不是空谈道德的腐儒,而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干才。
\n
“够了。”始皇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一锤定音的威严,“争论至此,是非曲直,已甚明了。”
\n
他的目光落在赢昊身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认可:“昊儿所言,虽质朴,然句句落在实处。造纸之术,利于政令文书,此乃眼前之利;若能助益教化,更是长远之功。奇技未必淫巧,淫巧与否,在于其用,在于朕之掌控!”
\n
他最后一句,霸气尽显,彻底堵住了悠悠众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