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不敢过分耗用东家的畜力,又怕时限之内耕不完田,那就得以人力来做补充。
如此一来,不但家里的全部壮劳力都搭在了地里,完全没时间去做别的补贴家用,而且个个累出一身病。
现在有了这般神器,那就解放了家里至少一个壮劳力。
这一来,他们以后的日子就能好过一些。
“都别挤,都别急,我师父说了,这犁得先合着庄主所需,之后才能轮得到你们。”
李越的小徒弟挡在匠作坊门口,威风凛凛地像个大将军。
“啊?那今年我家不是用不上了?”
“今年用不上,明年却一定用得上,这不还是有了盼头吗?”
马上就有围观的佃户笑嘻嘻地开导他。
本来,在这些庄户人中,佃户的地位是最低的。
可是这些佃户忽然发现,原来他们在一些事情上也是有优先权的。
起码这新犁的使用,他们排在了地位比他们高的自由民和部曲户前面。
我为牛马,我骄傲。
就在此时,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开进了丰安庄。
青梅带着两个管事、两个嬷嬷、七八辆大车,上百号人开进了丰安庄。
他们迅速接管了李家铁匠铺。
“都不要急,这神器‘杨灿犁’,是咱们于家长房的杨执事研究出来的。
咱们长房少夫人说了,这是惠及万千百姓的一件神器。你们看……”
说话的是长房采办赵弘遇,嗓门大的很。
他一句话,就给这犁定好了名字--“杨灿犁”,而且明确了长房的功劳。
索缠枝把长房采办赵弘遇,仓廪管事马三元都给派过来了。
这两个人是她从娘家带来的索家人,绝对的心腹。
赵弘遇把大手豪迈地一挥,簇拥在作坊前抢着要购买“杨灿犁”的百姓便纷纷扭头望去。
七八套大车正停在路边,车上满是各种打铁工具和木工工具。
围在车周围的,大多是随行而来的铁匠和木匠。
赵管事道:“为了尽快造出杨灿犁,赶上今年春耕,咱们少夫人煞费苦心呐!
少夫人雇来了很多匠作,他们都是带齐了家伙什儿来的。
至少!至少啊,咱们丰安庄接下来,是一定能及时用上‘杨灿犁’的,大家尽管放心。”
此话一出,在场的自由民、于家部曲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