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鎏金碗、鎏金盂上前侍候张云翊更衣洗漱。
张云翊净了面、洗了手、刷了牙、漱了口……
四个俏婢在此过程中,一律跪式服务。
这就是土皇帝的派头,在丰安庄,张庄主是可以为所欲为的。
管家万泰站在一旁,毕恭毕敬地向他汇报着:
“老爷,昨儿又有三户百姓,从中原逃难到陇上来。
其中一户人家的男人是熟练的犁工,老奴已按惯例交予佃首。
其余两家,则安置在南岭新垦的那片荒地上了。”
张云翊用青盐漱了口,一个俏婢立即跪着将鎏金盂儿捧高。
张云翊将盐水吐进盂中,从另一个俏婢手中接过丝帕擦嘴,并未语。
这些事儿他得知道,但除非重要大事,不需要他亲自安排。
万泰接着说道:“这三家,老奴叫他们都签了身契,为期二十年。
按老规矩,头三年只收他们三成租,往后逐年递增。
从第七年开始,庄主七成,他们三成,期满为止。”
张云翊听了,满意地点点头。
陇上人口比中原少的多,对于逃难者流亡者,兼收并蓄,并不排斥。
不过,大门阀下边的小地主们,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一边开荒隐田,一边收留隐户。
这些土地和人口,则成为他们私有的隐瞒土地和人口,成为他们的财富。
这种现象,在整个陇上都很普遍。
所以,阀主那儿,丰安庄的田亩是一个数儿,实际田亩又是一个数儿,是存在着大量隐田的。
万泰继续禀报道:“还有件事,西洼子的佃户王麻子,前年仗势占了佃户李七家的两垄田。
双方为此纠纷已久,一直理不清楚。
为了谁家先用咱们府里耕牛的事儿,他们昨天又打起来了,双方家里都有人受伤。”
张云翊冷笑:“两家户主各抽二十鞭子,罚三个月口粮。
都他娘闲的,比牲口还贱的狗东西!
打他们一顿就好了,和他们论什么是非!”
他这个庄主,实际上起到了地方官的作用。
因此一来,百姓有了官司,自然也需要他来审断。
而张庄主断案特别有效率,基本上就是采取“各打五十大板”的办法。
简单、粗暴,但有时候还挺有效。
反正在这丰安庄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