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而是他前世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对手——那个叫庞清方,对于不关注国篮的人来说,这是个陌生的名字。但是,在他13岁和14岁的时候,他是全国最受瞩目的天才篮球运动员,彼时,16岁的徐凌在青少年比赛里遇见了14岁的庞清方,并目睹对方以远超青少年层级的身体素质暴砍40+将自己碾压。当时的庞清方看起来就像是中国的下一个nba球员,然后他去了美国,至此便少有音信,徐凌最后一次听到他的消息是对方因为学业问题打不了d13
不过,徐凌相信杰克逊迟早会归队,他绝不可能因为学业问题就缺席整个大四赛季。
但是,在他回归之前,ttu的绝对核心便空缺出来了。
而这其实才是奈特发这一通火的目的。
ttu的教练组并不喜欢组织队内对抗赛来检测球员的水平,奈特只会通过严酷的训练来找出他需要的球员。
可是球员们朝夕相处,谁有实力,慢慢就试出来了。
新生里没有人是徐凌的对手,而徐凌的目标是证明,自己是温布尔训练馆里最好的五个人之一,杰克逊的缺席导致五人缺一,这就给了他一个抢班夺位的机会。
这也恰恰是他的朋友,同时也是受教练组看好的二年级后卫艾伦·沃斯库尔等待已久的机会。
从这一天起,徐凌几乎在每个方面都与沃斯库尔较量。
不巧的是,作为一个天赋水平放到nba里也称得上优秀的二号位,徐凌几乎在每个方面都比沃斯库尔更好。
他的运球威胁更大,他的传球视野更广,他的臂展更长,他的运动能力以及过去长期打内线的经验甚至可以让他在大学赛场上临时顶一顶内线。
某种程度上,徐凌应该感谢沃斯库尔。
沃斯库尔看起来是ncaa平均水平线之上的后场球员。
训练场上完全战胜他对徐凌来说是一阵强心剂。
沃斯库尔深感挫败。他自认实力不逊于那个眼高于顶的马丁·芝诺,若无徐凌,他本有信心去冲击首发二号位。
可现在,他所有的光芒都被这个新生彻底覆盖。
不甘与焦灼最终在11月10日——ncaa新赛季揭幕前最后一次训练后——爆发了。沃斯库尔当场吆喝着要组织一场一二年级的混编对抗赛。
“教练能同意吗?”大二前锋迈克尔·普林斯担忧地问。
“就打16分钟。”沃斯库尔说,“8分钟一个半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