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好旗官,刘放命人叫来王里,还有之前负责运送新兵的老木。
“老木,你熟悉各个烽燧情况,你如实跟我讲一下。”
老木见新任百夫长果然是刘放,打心眼里佩服,五体投地。
“老木参见百夫长!”老夫真心躬身行礼。
刘放请老木坐:“老木,我想知道黑石堡辖下五个烽燧具体情况。”
老木面露难色:“其余几燧还好,唯有二烽燧和三烽燧,那两个地方常年风沙大,对面看不见人,真遇到急情,烽火就是个屁,敌情根本穿不出去。”
“时间长了,戍卒士气低,这事儿……比天天擦刀都要紧。”
接着,老木又讲了许多有关烽燧的事,事无巨细,刘放知道自己找他找对了。
刘放闭目思考:“你让我想一会儿。”
虽然刘放预测鞑子近期动向是暗中获取粮食,但烽燧对于一个国家是眼睛、是嘴巴、是神经、是拳头,是整个大黎递过的边防脉络。
可是听过老木描述,刘放这才得知,当今大黎朝烽火体系和他之前世界完全不同。
功能还仅处于预警功能,烽燧只修在视野开阔的制高点,戍卒日夜官观望,只是边防钱眼的“哨所”,发现敌情也仅仅是点一把火,并不像他脑海里认知的,可以传递复杂信息。
再远则需要骑兵,能通过烽燧解决的问题,传递到京城往往需要骑兵跑上数十天,而且还不能准确表达敌人入侵数量。
加上拖欠军饷,军粮供给不到位……
刘放想了想,找来吏目:“常吏目,火器库里可有火炮?”
“火炮?”吏目觉得新任百户长太猛了,到任刚第一天,要火炮做什么。
“有,火器库里尚有20枚可以使用。”
吏目口中的火炮指的是“二踢脚”,刘放觉得目前够用了。
“常吏目,你火速让人取来,我有用。”
“对了,常吏目,目前我们还有多少粮食?”
吏目刚想汇报,刘放示意他不用讲了,直接下达命令:“每遂再送去十天补给,你现在马上就差人去办。”
“十天?”
吏目惊了一下:“可是百户长大人,我们黑石堡还有这么多将士要吃饭,粮食都给他们了,这边的将士就要饿肚子。”
“难道烽燧李的戍卒就不是我们的将士?”刘放反问。
刘放态度坚决:“粮食的事情就按照我说的去办。如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