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石,收大豆6000石。”
第三支竹简:
“正月初五:出小米4000石运通路郡,出大麦2000石酿官酒,出大豆1000石做酱料。”
……”
第六支竹简:
“正月初十急调小米2000往……”
第九支竹简:“本月总计收入12000+8000+6000+……”
第十支竹简:“注意事项,新式记帐法必须严格执行。”
而在最后面,还有一行不太起眼的小字:
“新式记帐法培训资料,严禁外传。”
图片中的內容,无论是使用竹简作为记录文本,还是上面出现的阿拉伯数字以及奇特的记录方式,都给人一种极为不和谐的感觉,完全是不同时代的元素被拼凑在了一起。
尤其是他作为一个现代人,看到这份记录却没有丝毫理解上的困难,內容清晰明了。
这和以往的文物极为不同。
若不是“歷史真相”发布的,王星肯定会认为这是现代人搞出来的玩笑。
可既然发布者没有出错,那么这必然指向一个全新的,不为人知的歷史。
“这些记录,我怎么感觉怪怪的,不像是古代人写的。”
“话说,歷史上有在竹简上用阿拉伯数字记录的先例吗?”
“这两者根本就不是一个时代的產物,当然,你要是说后来人用竹简记录还是有可能。”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