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源刷到那条视频时,宿舍空调正在嗡嗡作响。
《惊天反转!牛顿竟是明朝逃亡皇子?十项铁证顛覆认知!》
他看著屏幕上的內容嗤笑出声,封面是牛顿肖像与明代藩王画像的重叠图,乍一看有几成相似。
但仔细一瞧,就能发现作者在用ps时,颧骨处的像素扭曲暴露了蒙版工具的过度使用。
“换脸都懒得调透明度。”
他截了张图准备发朋友圈,忽然注意到视频简介里標註的文献编號:
tin/16/n-newtn-007。
这串字符让他想起之前查资料时看见的剑桥三一学院的档案编码,第三位字母应该代表捐赠者姓氏缩写。
点开视频,开头是段4k修復的“牛顿手稿”影像,羊皮纸上浮著台阁体批註:“佛郎机历法精妙,然较《大统歷》犹逊三筹”。
李源暂停放大,发现拉丁文间夹杂著苏州码子,这种中国古代商人使用的数字符號,上周文献课刚讲过其与阿拉伯数字的转换规则。
“这缝得也太多。”
他拖动进度条,牛顿画像与明代藩王的面部对比图弹出时,弹幕瞬间被“复製粘贴”刷屏。
看到这,李源已经认定这又是一个营销號视频。
紧接著视频里的下一个铁证,那是一系列照片,画面並不清晰,角度也有些矮,拍摄者应该是用的隱藏摄像头。
地点是国外某个皇室的私人庄园內,里面出现了一个藏品。
那是一本研究《永乐大典》的笔记,內容倒是没什么,但最后的署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