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时家里境况不好,便娶了个哥儿,今年二儿子刚成亲又娶了个女娘,两个孙媳都还没有孩子,真有了就是四代同堂了,那才更是热闹。
如今这么一大家子人坐在一张方桌上,地方不够,两个孙媳妇都捧著碗站著吃,开口的是四爷爷的大儿媳妇。
“宋寡妇家里有多少家底啊?这些年供亭舟在镇上念书都了不知多少银子吧?”田大娘话里冒著酸气。
老太爷今年五十九了,宋亭舟父亲没死前他知道什么境况,“宋大活著的时候在镇上做帐房先生,月月都能往家里拿回来银子,宋寡妇年轻时候就会过日子,两口子早早就打算將孩子送到镇上私塾,那会儿挣了钱了也捨不得,逢年过节才见荤腥。”
“爷,咱们家不也逢年过节才见荤腥吗?”二孙子田旺插了句话。
他爹田大伯给了他一拐头,“吃你的饭。”
农家人不都是这样,平日能吃饱饭都是日子过得好了,日日见荤那是不敢想的,但宋大不一样,他从小跟著村里的老秀才习过几个字,胆子也比村里只知道种地的孩子大,知道去镇上找小工做,发了工钱买东西討好帐房,学了帐房先生的本事,娶了人家闺女。
赚了那些个钱两口子也不隨意挥霍,而是受了识字的便利,看见了读书带来的利益,目光长远的准备好了儿子读书的银钱。
田大伯心里琢磨著,自己还是壮年,俩儿子也都是劳力,一家子田地多,肯下功夫干活,农閒时砍柴或去镇上做工都是进项,不然等俩儿媳妇有了也送到镇上私塾?
一年一两半的束脩,俩娃就是三两,勒勒裤腰带倒也能掏的出来,钱都在婆娘那儿管著,晚上得和他商量商量。
常金每逢儿子回来都要割一斤肉回家,这回家里算是添了口人,她割了两斤回来,可见虽然面上不说,心里还是高兴的。
一小盆五肉颤悠悠的堆在盘子里,孟晚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