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实现生产流程的完全无人化、智能化。此举不仅能将生产效率推向极致,更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为误差,使产品质量达到理论上的完美状态……”
“……李峰同志更具前瞻性地指出,这套系统具备强大的可扩展性。
未来,它不仅可以应用于陶瓷生产,更可以推广至钢铁、纺织、机械制造等所有工业领域。
届时,我们将拥有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未来工厂’,这将彻底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使我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占据先机,甚至弯道超车……”
写到这里,郑国维自己都感到一阵热血沸腾。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份汇报材料,这更是一份描绘国家工业未来的宏伟蓝图!而这份蓝图的执笔者,正是他发掘和引荐的那个年轻人——李峰!
二期项目的成功,是坚实的“地基”。而李峰提出的这个前瞻性的想法,则是耸入云霄的“摩天大厦”,是真正的锦上添,更是点睛之笔!
傍晚五点,郑国维拿着这份墨迹未干、还带着他体温的报告,敲响了办公室的大门。
姜主任正戴着老镜在看一份文件,见他进来,便放下了手中的笔。
“写好了?”
“是的,请您过目。”郑国维恭敬地将报告递了过去。
姜主任接过来,从第一页开始,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他的表情很平静,但眼神却越来越亮。办公室里静得只能听到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郑国维站在办公桌前,手心微微冒汗,紧张地等待着最后的审判。
终于,姜主任翻到了最后一页,看完了最后一个字。他缓缓地合上报告,摘下老镜,放在了桌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