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他扶住了身边的戏台柱子,脸色变幻不定,最终化为一种深深的、混杂着激动、释然与了然的复杂表情。他看向纪连淮的目光,充满了难以喻的感激和一种“果然如此”的确认。他或许不完全清楚纪连淮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但他明白,这正是他潜意识里一直渴望达到的效果——不仅仅是演戏,更是通过戏剧,为历史中的冤魂,完成一次象征性的“平反”!
“太好了……这真是……太好了!”林慕云喃喃道,声音有些哽咽。他转向全体工作人员,提高了音量,情绪激动:“各位!大家都听到了!我们拍的,不只是一部戏!我们可能……可能正在参与一段历史的还原!这是艺术的胜利,也是……对历史的一份交代!”
剧组的气氛瞬间被点燃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和参与感取代了之前的沉重。大家议论纷纷,情绪高涨,看向纪连淮的眼神也充满了惊奇和敬佩。虽然大多数人仍将其视为一种惊人的巧合或是纪连淮人脉带来的意外惊喜,但那种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的感觉,已经深深植入了每个人的心中。
纪连淮悄悄退到人群边缘,轻轻按了一下通讯器,发送了一个代表“顺利”的简短信号给郁尧和王越泽。她知道,郁尧在幕后一定动用了基石厅的力量,确保了这些史料的释放过程干净利落,没有留下任何可能追查到“星火倡议”的痕迹。
“戏中解怨”与“真相大白”,在时空上完美同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指向“昭雪”的合力。她能清晰地感知到,“海棠院”上空那片由怨念化成的、沉重的悲伤之云,开始缓缓流动、消散。那丝微弱的释然感,逐渐增强,如同冰雪在阳光下融化。百年的冤屈,似乎终于在这一刻,通过艺术的形式与现实的佐证,得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安抚与回应。
接下来的收尾工作异常顺利。受到“历史真相”曝光的鼓舞,整个剧组的创作热情达到了顶峰。最后几场戏的拍摄,虽然依旧充满悲情色彩,但基调中已然注入了一种悲壮与希望交织的力量感。
数日后,《红妆夜行》全剧顺利杀青。在杀青宴上,林慕云导演发表了深情而激动的致辞,特别感谢了纪连淮,称她的表演“赋予了角色灵魂,甚至可能触动了一段真实的历史”。剧组上下都沉浸在一种完成了一项重要使命的成就感之中。
宴席散去,纪连淮回到酒店房间,终于可以彻底放松下来。她站在窗边,远眺夜幕下安静下来的影视基地,“海棠院”的轮廓在月光下显得宁静而祥和,再也感觉不到丝毫的压抑和异样。
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