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乎同时,冰见薰在接触几位原本对“星火”表示出浓厚兴趣的潜在合作者时,发现对方的态度变得犹豫和疏远,语间透露出受到了一些“来自高层的压力”或“对倡议真实目的的担忧”。经过秘密调查,郁尧发现,有背景复杂的游说集团正在暗中活动,向一些关键机构和人物施加影响,诋毁“星火倡议”的声誉。
更令人不安的是,王越泽监测到,之前与“未来意识研究中心”有关联的几个匿名网络节点再次活跃起来,虽然活动模式更加隐蔽和分散,但其信息传播的指向性,与正在扩散的针对“星火”的负面舆论高度吻合。
“他们没死透。”西园寺导演在核心会议上冷静地判断,“深海基地被毁,重创了他们的核心实验项目,但‘遗物会’的组织架构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松散和顽强。残余势力正在改变策略,从直接的技术对抗和破坏,转向更阴险的舆论抹黑、理念围剿和关系渗透。他们试图将‘星火倡议’污名化,孤立我们,切断我们的盟友和支持网络。”
“这是一场新的战争,”徐觅补充道,“战场在舆论场、在学术圈、在人心。他们的目的,是让我们倡导的负责任科技发展理念失去公信力,为他们自己更激进、更不受约束的研究扫清障碍。”
纪怜淮感到一种新的压力。这种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比面对直接的威胁更考验耐心、智慧和定力。她意识到,自己作为倡议的公众面孔,必须更加谨慎地行,同时也要更积极地站出来,澄清误解,传播倡议的真实理念。
在团队的精心策划下,纪怜淮选择了一家极具公信力的全球性媒体,进行了一次深度专访。在访谈中,她坦诚地谈论了“星火倡议”发起的初衷、透明的运作机制以及开放包容的态度,直面回应了外界的一些质疑,并再次强调了在科技飞速发展时代加强伦理探讨的紧迫性。她语气平和,逻辑清晰,用真诚和事实有力地回击了不实传。访谈播出后,收到了大量正面反馈,有效地遏制了负面舆论的蔓延。
然而,对手的攻势并未停止。几天后,一个意想不到的打击袭来:一位原本已基本确定加入“星火倡议”专家委员会的、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人工智能伦理学家,突然宣布接受另一家新成立的、背景神秘的“普罗米修斯前沿研究院”的邀请,担任首席顾问。
该研究院公开宣称其使命是“打破伦理枷锁,拥抱技术奇点”,其理念与“星火”倡导的审慎原则截然相反。有内部消息称,该研究院为这位学者开出了无法拒绝的天价报酬和极其宽松的研究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