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抵达广源机械厂后,两人径直来到会议室。吴厂长和技术团队早已在此等候,气氛略显紧张。许大茂开门见山地说:“时间紧迫,咱们直接说重点。目前技术方案重新评估工作进展如何?收集到多少一线工人关於实际生產需求的反馈了?”
技术负责人赶忙起身匯报:“许副部长,跨部门评估小组已经分成几个小组深入各个车间收集意见,目前已经和大部分一线工人进行了沟通,初步整理出了一些关键需求点。同时,我们对现有技术方案的各项参数和指標也在重新核算,发现了一些与实际生產需求不匹配的地方。”
许大茂点了点头,说道:“很好,收集到反馈只是第一步,关键是要把这些需求融入到新的技术方案中。在重新评估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成本效益、生產效率以及產品质量等多方面因素,不能顾此失彼。对了,在调整技术方案时,有没有考虑到未来一段时间內生產规模的扩大或者生產工艺的改进?技术方案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不能只满足当下需求。”
技术团队成员面面相覷,其中一位年轻的技术人员犹豫了一下说道:“许副部长,我们目前主要聚焦在解决当下技术方案与实际生產的偏差问题,对於未来生產规模和工艺改进方面考虑得还不够全面。”
许大茂严肃地说:“这可不行,我们做技术方案调整不能只看眼前。你们要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和厂里的长期规划,对未来的生產情况做一个预估。比如说,未来两年內,市场对產品的需求可能会增加,生產规模相应扩大,那我们的设备升级就要为这种变化留出空间。还有,隨著行业技术的发展,生產工艺可能会有新的改进方向,技术方案也要有一定的兼容性,便於后续升级。”
吴厂长连忙说:“许副部长,您说得对,是我们考虑不周。我们马上组织团队重新梳理,把未来发展因素纳入技术方案评估中。”
许大茂接著说:“另外,为了加快进度,咱们要建立一个每日匯报机制。每天下班前,向我匯报当天重新评估的进展、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有需要协调的资源或者技术难题,及时提出来,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我和张工也会留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