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脑中飞速地排列、组合、筛选、碰撞。
很快,异常点浮现了。
有几种特定的化学品——高氯酸、四氧化二氮、以及一种名为“二甲基苯胺”的催化剂,它们的採购量,在过去一个月里,呈现出一种非正常的、小批量、高频次的特徵。这些东西,远超轧钢厂正常生產所需,甚至有些根本就用不上。
何雨柱的脑中构建出一个模糊的模型。这些化学品组合在一起,指向了一个明確的方向——高能燃料的研发。
李卫国,在利用轧钢厂的资源,进行著他自己的秘密实验!
找到了,你的狐狸尾巴。
他不动声色地將这些资料放回原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釜底抽薪的计划。
几天后,新一批的採购计划送到了何雨柱的桌上。果不其然,那张由李卫国办公室直接下发的特殊申购单里,又出现了“二甲基苯胺”。
何雨柱大笔一挥,在採购单上签了字。但就在他把单子递给採购科办事员的时候,他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一拍脑袋,用他那“傻柱”特有的憨厚语气说道:“哎,小刘,你等会儿。我昨天听广播说,提供二甲基苯胺的那家天津化工厂,最近好像在搞安全检查,可能会断货。这样,你跟供应商说一下,万一原来那种没有,就让他们发一种叫『n-乙基苯胺』的替代品过来。我查过了,名字差不多,分子式也像,都是搞催化的,效果应该一样,別耽误了李厂长的项目。”
办事员哪懂这些,只当是何科长心细,连忙点头应下。
一个字母的差別,n-甲基变成了n-乙基。对於外行来说,这只是个微不足道的笔误。但对於精密的化学实验而言,这却是失之毫釐,谬以千里。
三天后,一个消息通过何雨柱在车间里的“內线”——一个爱八卦的食堂送饭工——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