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李艺率没有任何义务做他的情绪垃圾桶,她的未来也不可能为他而停留。
\n
可正是这种毫无道理,才更让他感到孤独无比。
\n
人与人之间,是永远无法真正感同身受的,有些话在太平洋上空穿梭之后,只会变得轻飘飘,甚至堪称是可笑。
\n
况且……擅自说出未来啊梦想啊这些帅气的大话,擅自把出道当成一切的终点,擅自接受了对方珍贵的祝福……然后再在此刻对着遥远的她承认自己的失败,未免也太狼狈了。
\n
他不想让她看见自己这副样子。
\n
*
\n
波士顿,剑桥市。
\n
秋日的查尔斯河畔层林尽染,砖红色的建筑群在澄澈的蓝天下显得格外静谧,李艺率抱着厚厚的书本从图书馆走出来,脚步却并不像周围的同学那般轻快。
\n
哈佛大学的本科第一学年实行的是通识教育体系,即先广泛接触各个学科,培养各项核心素养,从而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和潜力所在,之后再选择专注的领域。
\n
这意味着课程安排十分紧凑,压力也远超她的预期。
\n
好在她在入学前已经做好决定,在第二学年选择以音乐理论和音乐史方向深入学习。
\n
世人常常对名校光环有误解,认为在这样一所久负盛名的学府里攻读艺术类学科是一件堪称暴殄天物、浪费好机会的选择。
\n
但实际上,哈佛作为一所汇集顶尖资源的大学,音乐学的理论课程同样是业内顶尖。不仅收藏着贝多芬、莫扎特手稿等大量珍贵的乐谱可供研究,其师资力量也堪称豪华至极。
\n
这其中就包含了前柏林爱乐的指挥,老头子生前为数不多的好友之一——著名指挥家、作曲家,伯德伦纳教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