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再次来到站在略显空旷但已打扫干净的修械所厂房里,陈晓克正盘算着如何开始“搬运”大计,就听到门外传来了动静。
\n
只见几位穿着中山装、干部模样的人在街道干部的陪同下走了进来。
\n
为首的一位中年男子笑容和煦,主动伸出手:“您就是陈晓克同志吧?我是nc市第二区的副区长,我姓杨。工业局的沈局长特意跟我们打了招呼,说您这里要开办工厂,支援部队建设,让我们区政府务必全力配合和支持!我们区里对您这样有技术、有觉悟的同志办厂,是非常欢迎的!”
\n
陈晓克连忙握手,心里感慨这时代的政府效率和工作作风真是雷厉风行又扎实。“杨区长,太感谢了!正需要政府帮忙呢,您这就来了,真是雪中送炭!”
\n
杨副区长摆摆手:“应该的,应该的。恢复生产、保障就业、支持军工,都是我们当前的头等大事。陈同志,有什么困难你尽管提,只要区里能解决的,我们一定尽力。”
\n
陈晓克就等着这句话。他立刻将思考好的需求说了出来:“杨区长,不瞒您说,现在厂房有了,电也通了,但就我一个光杆司令。工厂要运转起来,首先得有人。”
\n
他掰着手指头细数:
\n
“第一,得有个看门护厂的老师傅,人要可靠本分,最好能住在厂里,兼顾晚上的安全。”
\n
陈晓克要来回穿越,不可能守在工厂里,需要一个看门的保安。
\n
“第二,需要一位能协助管理工厂日常事务的同志,处理些材料登记、工人考勤、对外联络的杂事。”
\n
同样的道路,这是负责日常生产的人。
\n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需要五到六名生产工人。最好是有经验、熟悉机床操作的技术工人,如果没有,踏实肯干的普通工人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