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这造假也太不用心了吧?
\n
“同志,你这‘大洋’……来历恐怕不一般吧?”孙经理目光如炬,看向陈晓克。
\n
陈晓克早已准备好说辞,面露难色地含糊道:“经理,不瞒您说,这是家里老人以前藏的,具体怎么来的,我们小辈也不清楚。现在家里急需用钱,我才拿出来兑换,支持国家建设嘛。我只知道东西应该是真的,都是好银子。”
\n
孙经理沉吟着。他几乎可以肯定这些不是官方铸造的“袁大头”或“船洋”,但指腹传来的沉甸感又告诉他,这金属成分绝不简单。
\n
他掂量着,这重量和手感,含银量恐怕低不了。
\n
这就奇了,造假图利,必然要掺假,谁会下这么大本钱用真银造“假”币?除非……这不是为了流通骗人,而是另有用途?
\n
孙经理自然想不到这是来自未来的工业仿制品。
\n
想到这里,孙经理心中一动。无论这些银元的来历多么蹊跷,只要它们确实是足银或高银制品,对银行当前的任务而言,就是有价值的。
\n
国家现在缺的不是“真银元”这个名头,缺的就是实实在在的白银这种贵金属本身!银元不能用,熔了化成银锭,一样是重要的金融储备,一样能支撑人民币的币值。
\n
“好吧,”孙经理做出了决定,“同志,你支持国家工作的心意,我们收到了。但你这些……嗯,‘银制品’,确实不是法定银元,我们不能按银元牌价兑换。”
\n
他话锋一转:“不过,我们可以按白银的材料价值进行收兑。我们需要先取样送到后面检验室化验,确定具体的含银量,然后按照当前白银的官方收购价折算给你人民币。你看这样行不行?”
\n
陈晓克心中长舒一口气。
\n
成了!虽然过程有点波折,但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