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在她那个充斥着私人飞机、海岛度假和名流晚宴的世界里,我这样的女孩,大约只存在于她电影剧本里需要被拯救的、扁平化的“底层角色”中——贫穷、单纯,甚至有些愚蠢,绝无可能与她两位兄长,尤其是她引以为傲的二哥郭楠廷,产生任何实质性的情感联结。当她从郭焰廷口中,以及自己的观察里,察觉到郭楠廷对我那种异乎寻常的“关照”——为我安排学校、给我买衣服、甚至会因为我一句无心的话而改变行程,还有郭焰廷对我毫不掩饰的欣赏时,她眼中那份属于首富千金的、不容侵犯的骄傲,被彻底冒犯了。在她看来,我就是个妄图攀附权贵的“心机女”,想用廉价的温柔和所谓的“才华”,骗取她哥哥的感情和郭家的财富。
\n
更糟糕的是,为了给她那所谓的“反映伦敦华人真实生活”的电影剧本寻找素材,她没事就混迹在唐人街的餐馆和超市,竟机缘巧合地结识了自小在那里长大的黄艾伦,并惊异的发现了我与黄家的关联。两个同样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的女孩,迅速嗅到了彼此身上同类的气息,像找到了同盟一样,很快热络起来。
\n
黄艾伦在郭美婷面前,极力扮演着一个家境小康、受过良好教育、却因“心机表妹”鸠占鹊巢而备受委屈的善良形象。她添油加醋地描绘我的“忘恩负义”——说我刚到伦敦时吃她家的、住她家的,转头就攀上了郭家,把她家人抛在脑后;她还渲染我的“攀附权贵”——说我故意在郭楠廷面前装可怜、扮柔弱,甚至偷偷模仿郭楠廷喜欢的风格穿衣打扮。她精准地投喂着郭美婷对“底层心机女”的所有想象与鄙夷,将我说成一个靠手段上位的、虚伪又贪婪的女人。
\n
她们很快成了形影不离的“闺蜜”,一起去购物、一起去看展览、一起在背后议论我。于是,我的日子开始变得“丰富多彩”,处处都是看不见的陷阱和明晃晃的嘲讽。
\n
有时是郭美婷“无意”间在我面前,用流利的英语与郭楠廷讨论着纽约某个顶级画廊的拍卖,说她看中了一幅毕加索的素描,想拍下来装饰自己在洛杉矶的公寓,目光却斜睨着我,仿佛在确认我是否听得懂这些“上流社会”的话题,是否会因为听不懂而感到窘迫;有时是她们“好心”邀请我参加一些在私人会所或游艇上的派对,看着我穿着郭楠廷为我准备的礼服,却因不喜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