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对这方面的一些初步构想,其清晰的思路和前瞻性的观点,再次赢得了众人的赞许。
\n
回程的车上,林晞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流淌的夜色,心中一片宁静满足。
\n
“累了?”顾深屿握住她的手。
\n
“没有。”林晞转过头,对他笑了笑,“只是觉得……很圆满。”
\n
他明白她的意思,紧了紧她的手,没有说话。
\n
几天后,创星科技正式启动了b轮融资。有了之前的技术正名和欧洲之行的铺垫,加上顾深屿在背后不着痕迹的资源倾斜(更多是引荐和提供信息,而非直接干预),融资进程推进得异常顺利。多家顶级投资机构抛来了橄榄枝,估值也远超预期。
\n
林晞并没有被眼前的繁华迷眼,她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带领团队仔细评估每一家投资方的背景、资源和理念,力求找到最契合创星长期发展的“合伙人”,而不仅仅是给钱的“金主”。
\n
这天,她与一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以投早期硬科技闻名的欧洲基金进行了最后一轮谈判。对方的问题极其刁钻,对技术的理解也非常深入。谈判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最终,对方负责人,一位银发一丝不苟、眼神锐利的德国老先生,合上了手中的计划书,看向林晞。
\n
“林小姐,我必须承认,你和你的团队,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语气严肃,但眼中带着赞赏,“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你对行业的洞察和这份……沉得住气的定力。我们很愿意参与创星的下一段旅程。”
\n
这意味着,创星科技真正敲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获得了顶尖资本的认可。
\n
谈判结束,送走投资方,林晞独自在会议室里坐了很久。夕阳的余晖透过百叶窗,在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想起一年多前,公司濒临绝境,她站在窗前看着这座城市时的无助与决绝;想起与顾深屿重逢之初的试探与博弈;想起舆论风暴中的孤军奋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