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
\n
濮国使者声音传出,半个京城都往这边赶,如今听了凤昭使者的唱报,大家再也按捺不住。
\n
“改良后的水稻是不是产值非常高?”
\n
“这凤昭萧氏与昭宁郡主又是什么关系啊?”
\n
大家纷纷问在门口帮忙迎客的王夫人。
\n
她可是跟着昭宁郡主去过大魏的。
\n
王夫人很替叶桢扬眉吐气,笑着大声解释,“凤昭原也是个大国,国姓萧。
\n
昭宁郡主的曾祖父是凤昭太子,但在大魏皇室养大,与昭宁郡主的曾祖母成婚后,两人便将两国并为一国。
\n
但将凤昭的一半划分给了昭宁郡主曾祖父的亲弟弟萧王爷做封地,这位萧王爷心系百姓,一生专注水稻改良。
\n
到他孙子辈手中,改良的水稻收成已能增加三倍,他们还能在稻田养鱼,大魏百姓丰衣足食,粮仓年年有富余。”
\n
众人震惊、激动、兴奋。
\n
若大渊也得了这种子,岂不是也不必再受饿,还能有余粮。
\n
可很快反应过来,这是赠给叶桢的,也就是说,要不要给大渊,全看叶桢。
\n
有人机灵,“太子妃便是未来国母,国母必不会让她的子民们挨饿的。”
\n
其余人明白他话里的意思,纷纷道,“对,昭宁郡主有母仪天下之风,必不忍让我等百姓受饿。”
\n
这消息很快传到皇宫。
\n
皇帝也震惊各国竟跨越海洋专程来送礼,且礼品贵重,又无不为叶桢打算。
\n&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