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黎青黛知晓自己还有医案要理,还有医书典籍要去学,她还没有找到师父,她才没那么多心思和精力去为庄檀静黯然神伤。
宣宁十三年,郑司空之子郑严之霸占民田、当街行凶等罪名入了大理寺狱,入朝不趋的司空郑旸也因言语失态、对陛下不恭等罪名被桓丞相等人联名上表弹劾。
郑旸终究老矣,不久患病闭门不出,梁帝又旁敲侧击,让他交出兵权。见情势危急,已无法掌控,郑旸连夜奔走荆州,联合江州等地起兵作乱,意图颠覆朝廷。因郑旸在军中颇有名望,积威已久,军士对其有畏惧之心,建康朝廷直接放出郑旸病逝的死讯,真真假假,敌军军心溃散,不战而败。
被病痛折磨到只剩一口气的郑旸,坐着囚车被抓回建康,不可一世的郑旸终是败给了岁月。
郑旸胡子花白,气虚短促,但仍然挺直背脊,睨着庄檀静、桓丞相等人,冷笑:“君王寡恩,我的下场,焉知不是你们的来日?”
郑旸未被斩首,便病死狱中。轰轰烈烈的郑家叛乱,就此落下帷幕。经此过后,桓丞相以年迈体弱为由上书乞骸骨,梁帝挽留,遂不允,如此三次,梁帝才肯放行,桓丞相便带着妻儿准备回湘州去。
终于得了空闲,庄檀静问她:“上回应承过你,带你出去游玩,今日昌明寺有斋会,你可想去?”他是守诺之人,从不轻易食言。
原本晨起尚带着困倦的黎青黛立马来了精神,点了点头,“想去。”
“那便用了早膳就去。”
黎青黛已经许久未曾外出游玩,是以有些兴奋。她搬出几条自己最喜欢的裙子,挑来拣去,“梅心,这条月白色的会不会太素净了,这条嫩黄色太过花哨?”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