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n
他们都是分家的后辈,都会被打上不孝顺的标签,有着同样的无良公爹婆母,同一个废物童生大哥。
\n
出发点都是一样的人,就应该是站在一起的。人都是因利而聚,又因利而散,有同一个立场和目标的人,才是最稳固的关系。
\n
李牧承此刻正在自家爹身后认真看契书上面的内容。
\n
上面写了可以分走三十七两三钱,一亩中等田和两亩下等田。
\n
至于房子是没有的,老头子的意思是三房搬出去当天,老宅就会额外补贴他们一百一十斤粗面和四十斤红薯作为补偿。
\n
吴氏这一嗓子直接让李牧承满意一笑,没想到还有这样捡上等田的好事。
\n
最终,二房又多得了两亩水田。
\n
毕竟李老头儿说了,大房是长子,理应多分一些。老两口手里也得有田傍身,不可能全都分出去。
\n
至于年节什么的,二房乐意回来就回来,不愿意的话也不能勉强。
\n
每年五两银子的孝敬钱变成了每年二两银子,且不担负老大读书一事带来的任何费用。
\n
当然,二房也自愿放弃了老大有出息以后可能会有的任何福利。
\n
李牧承看着自家老爹签好名字按了手印,拿好属于自家的分家文书,一家人头也不回地回去收拾东西去了。
\n
李老二更是心情愉快的催促道:
\n
“尽量赶在族长里正和村长离开前把东西收拾好,带着补偿咱们的粮食离开。免得人走了以后他们又哭着闹着赖账。”
\n
做了老两口几十年的儿子,对于老两口是个什么性子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