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谋士低声道:“公子,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然则表象之下,暗流汹涌。费仲、尤浑之流仍在,纣王本性难移,那苏妲己纵有手段,恐也难改商室积重难返之势。我等还需谨慎观察。”
\n
伯邑考点了点头:“父侯命我等前来,一为朝贡,以示臣节;二为探听虚实,尤其是这天工院与棉花之事。明日朝见,须得留心。”
\n
翌日,九间殿大朝会,纣王端坐御座,接受西岐使团的正式朝拜。苏妲己依旧伴驾在侧,今日她特意穿了一身素雅的宫装,减了几分妩媚,多了几分庄重。
\n
伯邑考手持玉圭,率众使臣行三跪九叩大礼,声音清朗:“西伯侯世子伯邑考,奉父命觐见大王,恭祝大王万寿无疆,大商国运永昌!特献上西岐薄礼,聊表忠心!”贡礼清单被高声唱出,皆是珍贵之物。
\n
纣王看着台下丰神俊朗、礼仪周全的伯邑考,再想到自己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心中不免有些泛酸,但表面还是维持着天子的威仪:“西伯侯有心了。世子远来辛苦,平身吧。”
\n
“谢大王。”伯邑考起身,目光平静地扫过御座,在与苏妲己目光接触的瞬间,他微微颔首致意,眼神清澈,并无寻常男子见到苏妲己容貌时的惊艳或贪婪,只有纯粹的礼节性的打量。
\n
苏妲己心中微凛。此子心性果然不凡,绝非易与之辈。
\n
朝会按部就班地进行,伯邑考应对得体,言辞谦恭,但每每问及朝歌新政,尤其是棉花和天工院时,问题都恰到好处地触及关键,显示出他对这些新事物并非一无所知,而是做了深入的了解。
\n
“……闻听朝歌有‘瑞棉’御寒,‘龙尾车’溉田,此等利民神器,实乃大王仁德所感,万民之福。邑考心中敬佩,不知可否有幸一睹为快,也好将大王之圣明、大商之强盛,详述于父侯,令西岐上下,同沐天恩?”伯邑考最后提出了参观的请求,理由冠冕堂皇,令人难以拒绝。
\n
纣王正要答应,费仲却突然出列,阴恻恻地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