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户口家属来说,这微薄的“鸡蛋钱”,可能就是孩子身上的棉袄、饭桌上的一点油腥。
\n
她们确实是“主动”来的,是为了生存。
\n
但,这绝不意味着矿方可以因此而无视基本的劳动条件和人身健康!
\n
他的目光越过马保华,死死盯在一个正剧烈咳嗽的老妇人身上。
\n
她每咳一声,瘦弱的肩膀都剧烈地耸动,像要把肺都咳出来。
\n
陈朝阳慢慢走过去,没有先质问马保华,而是蹲下身,用尽可能平和的语气问那位老妇人:
\n
“老人家,这么大年纪了,干这活很吃力吧?矿上……一天能给算多少工钱?”
\n
老妇人受宠若惊,她虽不认识陈朝阳,但也听说矿上来了个大领导,而平日里威风八面的矿长更是对此人毕恭毕敬。
\n
她慌忙停下手中的活计,双手下意识地在破旧的围裙上擦了擦,但那上面的煤灰又如何擦得干净。
\n
她怯生生地抬眼,先飞快地瞥了一下马保华的脸色,才含糊地、带着浓重口音小声回答:
\n
“领、领导……俺这论筐算嘞,拾满一筐合格嘞……能给、好几百块。
\n
手脚麻利,从早到晚,好的话……一天能、能挣个两三千……”
\n
话未说完,一阵压制不住的咳嗽再次涌上,让她佝偻的身躯颤抖几分,似要把五脏六腑都咳出来。
\n
一天两三千块,他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最近省里通报的物价情况:由于物资短缺和投机存在,城市里的自由市场粮价早已飞涨,稍好点的米面每斤都要一千多块,猪肉更是要七八千块一斤。
\n
这两三千块钱,听起来是个数目,实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